特性特征
IPv4 over IPv6 隧道是在隧道两端的边界路由器上通过手动配置而创建的,需要静态指定隧道的源地址 / 源接口和目的地址;
原理简述
如图所示,IPv4 over IPv6 隧道对报文的处理都是在两个边界节点上(R1 和 R2)完成的,其余节点(Host 1,Host 2,以及 R1 和 R2 之间的节点)都感知不到隧道的存在。因为 Host 1 与 R1、R2 与 Host 2 之间转发的是 IPv4 报文,R1 与 R2 之间转发的是 IPv6 报文,所以边界节点( R1 和 R2 )需要能同时处理 IPv4/IPv6 报文,即:IPv4 网络与 IPv6 网络交界的边界路由器上均需要支持并启动 IPv4/IPv6 双协议栈;
报文处理过程
IPv4 over IPv6 隧道的报文处理过程:
1)IPv4 报文转发:Host 1 向 R1 发送 IPv4 报文,目的 IPv4 地址为 Host 2 地址;
2)隧道封装:R1 收到来自 IPv4 网络侧发来的 IPv4 报文后,发现 IPv4 报文的目的地址不是自身且下一跳为 Tunnel 接口,则为报文添加 IPv6 报文头。R1 将自身的 IPv6 地址和对端边界节点 R2 的 IPv6 地址分别封装到 Source Address 和 Destination Address 字段中,设置 Version 为 6、Next Header 为 4,并根据配置情况封装其他确保报文在隧道中有效传输的字段;
3)隧道转发:R1 根据 IPv6 报文头的 Destination Address 查找 IPv6 路由表,将封装后的 IPv6 报文转发给 R2。对于 IPv6 网络中的其他节点而言,
它们感知不到隧道的存在,只是将隧道封装后报文当作普通的 IPv6 报文处理;
4)隧道解封装:R2 收到 Destination Address 为自身的报文后,根据报文头的 Version 确认由 IPv6 协议栈解封装报文头,并根据报文头的 Next Header 确认被封装的报文为 IPv4 报文;
5)IPv4 报文转发:R2 根据 IPv4 报文的目的地址查找 IPv4 路由表将报文转发给 Host 2;
配置案例
TODO !!! IPv6 Transiton / Tunnel / IPv4 over IPv6 Manua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