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容简介
磁盘阵列通常具有多种界别,而界别也有分列:标准、嵌套(混合)、非标准。
本文将见到介绍这些磁盘阵列级别。
标准磁盘阵列级别
RAID 0
将众多磁盘组成单个大卷集。
优点:
(1)提高整盘容量,空间完全利用;
(2)提高性能和吞吐量;
RAID 1
数据镜像。
RAID 2
带海明码校验,使用一定的编码技术来提供错误检查及恢复。这种编码技术需要多个磁盘存放检查及恢复信息。
RAID 3
带奇偶校验码的并行传送,只能查错不能纠错。
RAID 4
带奇偶校验码的独立磁盘结构,它对数据的访问是按数据块进行的。
RAID 5
分布式奇偶校验的独立磁盘结构。
RAID 6
带两种分布存储的奇偶校验码独立磁盘结构
嵌套(混合)级别
结合两种或者多种磁盘阵列级别。比如RAID 10、RAID 01、RAID 30、RAID、50、RAID 60、RAID 100等等。
RAID 10
由于RAID 10是常见混合模式,因为我们简单介绍RAID 10级别:
(1)先做“1”,再做“0”:(1)先使用“1”级别组建两个磁盘(攻击四块硬盘),(2)再使用这两块磁盘组件“0”级别阵列;
(2)最少需要四块物理磁盘;
(3)具有两块物理磁盘空间(浪费百分之五十);
(4)存取速度是单块磁盘的两倍;
非标准变体级别
除了标准、混合级别外,还有非标准磁盘阵列级别、非磁盘阵列驱动架构。
由于我们并非磁盘阵列专家,并且磁盘阵列并不是我们的技术方向,因此不再深入展开,有兴趣可以参考维基百科。
非标准磁盘阵列级别
比如RAID 5E、RAID 5EE、RAID 6E、RAID 1E、RAID-Z等等。
非磁盘阵列驱动架构
比如JBOD、SPAN/BIG、MAID等等。
参考文献
Standard RAID levels
Nested RAID levels
Non-standard RAID levels
Non-RAID drive architectures
百度百科/磁盘阵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