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IPv6 Transition」- IPv6 over IPv4 手动隧道

  CREATED BY JENKINSBOT

1)原理:直接把 IPv6 报文封装到 IPv4 报文中去,IPv6 报文作为 IPv4 报文的净载荷;
2)特征:手动隧道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也是手工指定的,它提供了一个点到点的连接;
2)场景:可建立在两个边界路由器之间,为被 IPv4 网络分离的 IPv6 网络提供稳定的连接;或建立在终端系统与边界路由器之间,为终端系统访问 IPv6 网络提供连接;

隧道的边界设备必须支持 IPv6/IPv4 双协议栈。其它设备只需实现单协议栈即可;
1)因为手动隧道要求在设备上手工配置隧道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,如果一个边界设备要与多个设备建立手动隧道,就需要在设备上配置多个隧道,配置比较麻烦。所以手动隧道通常用于两个边界路由器之间,为两个 IPv6 网络提供连接;
2)隧道转发机制:当隧道边界设备的 IPv6 侧收到一个 IPv6 报文后, 根据 IPv6 报文的目的地址查找 IPv6 路由转发表,如果该报文是从此虚拟隧道接口(Tunnel 接口)转发出去,则根据隧道接口配置的隧道源和目的 IPv4 地址进行封装。封装后的报文变成一个 IPv4 报文,交给 IPv4 协议栈处理。报文通过 3)IPv4 网络转发到隧道的终点。隧道终点收到一个隧道协议报文后,进行隧道解封装。并将解封装后的报文交给 IPv6 协议栈处理;