问题描述
从计算机网络产生的第一天起,网络变得越来越复杂且难以管理,这体现在:
1)网络设备多种多样:网络设备越来越多种多样,例如路由器、交换机、防火墙、IDS 等;
2)设备管理方式不同:厂家的设备管理方式不同,甚至同厂家不同型号设备管理方式也不同;设备管理方式多种多样,例如 SNMP/CLI/IPFIX/Web-UI 等。
3)设备特性繁多:设备复杂导致网络管理复杂。
4)多种管理平台:各厂家都具有各自的管理平台,导致需要运行多套网络管理系统;
5)网络管理复杂:各个网络环境配置实现复杂多样,在管理的过程中,要保证不破坏当前环境;
随着网络规模的增大、复杂性的增加,以上传统的方式已经不能满足配置管理的需求。同时 CLI 方式与设备交互存在效率较低、机器不容易理解命令等问题。
解决方案
现代网络管理
2002 年 IAB(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,因特网体系委员会)网络管理大会上提出 14 项网络管理本质诉求,具体如下:
01)易用
02)区分配置数据和状态数据
03)能够分别获取配置数据和状态数据,并且可以跨设备的比较
04)网络级的业务配置能力(未实现)
05)支持网络级配置事务(未实现)
06)设备解决内部的配置次序,避免不必要的变化
07)支持配置备份和恢复
08)支持配置校验,包括网络级的配置校验(已实现)
09)要有标准的数据模型,统一数据格式
10)基于文本的配置(已实现)
11)基于角色的访问控制和最小授权
12)可以跨设备对访问控制列表进行一致性检查
13)支持多个配置集,区分配置和激活
14)支持面向数据的和面向任务的访问控制
IETF 逐步落实 IAB 会议结论。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,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 XML 的 NETCONF 协议应运而生。IETF 为了解决设备配置管理复杂的问题,先后成立工作组,不同的工作组逐步完善14大诉求。
网络产业发展的方向是让网络变得更加开放、灵活、简单,同时用户也希望能够构建意图驱动的智简网络环境。所以,网络开放可编程,是智简网络的必由之路。同时,人工智能正在使能千行百业,人工智能和网络结合,其也是大势所趋。
Huawei,网络人工智能引擎 iMaster NAIE 产品;
Cisco DevNet,将编程融入网络,通过程序来管理网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