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outer ID
解释:在 AS 中,唯一标识一台运行 OSPF 的路由器,以区分不同路由器(所以 Router ID 不能重复)。在 LSA 中,包含 Router ID 信息,用于区分 LSA 的来源。
格式:Router ID,任意,唯一,其值格式与 IP Address 格式类似。
配置:
1)手动指定(建议手动指定;其他方法并不能得到稳定的 Router ID 参数,会导致不确定性)
2)系统自动生成:
—- 使用 Loopback 中最大的 IP Address 作为 Router ID 参数;
—- 若未配置 Loopback 接口,则使用物理接口的最大 IP Address 作为 Router ID 参数;
OSPF Area
解释:OSPF Area(OSPF Domain),系列使用相同策略的连续 OSPF 网络设备所构成的网络。Area 是从逻辑上将设备划分为不同的组,每个 Area 用区域号(Area ID)来标识,以标识某个 OSPF 区域。
区域类型:
Area 0:骨干区;只有 Area 0 才是骨干区;
Area x:非骨干区;非骨干区要必须直接相连骨干区;(否则需要使用虚链路,这是不好的实践)
如果 OSPF 没有划分区域,最这设备增多和网络增大,将出现诸多问题:
1)LSDB 越来越大,同时导致 OSPF 路由表规模增加,存储、内存等资源消耗增加;
2)LSDB 增大,导致路由计算变得困难;
3)当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,LSA 全域泛洪和全网 SPF 重计算也变的困难;
在划分 OSPF 区域后,将带来以下优势:
1)减小 LSA 泛洪的范围,有效地把拓扑变化的影响控制在区域内,以优化网络;
2)将 OSPF 划分为区域,能提高网络扩展性,能使 OSPF 支撑更大规模组网;
3)在区域边界路由器(ABR)能够进行路由汇总,减小路由表规模;
OSPF Router 在同个区域内的网络中泛洪 LSA 信息。为了确保每台路由器都拥有对网络拓扑的一直认证,LSDB 需要在 Area 内进行同步。
每个区域都维护一个独立的 LSDB;不同区域的 LSDB 是不同的;
在中小型企业中,我们通常使用单区域做网,并使用 Area 0 以保证以后的扩展性。
在大型企业网中,则分为多个区域。
Router Type: IR, ABR, ASBR, BR
IR,Internal Router:区域内路由器;比如 RTF、RTD 等等;
ABR,Area Border Router:区域边界路由器,必须为骨干区与非骨干区之间的路由器;如图 RTA,RTB,RTC 路由器。
ASBR,AS Boundary Router:AS 的区域路由器,从其他区域引入外部路由(注意,只要能够引入外部路由,便是 ASBR 设备);
BR,Backbone Router:鉴于 Area 0 为骨干区域,因此 RTA,RTB,RTC 也是骨干路由器;
OSPF Area ID
1)是个 32bit 的非负整数,按点分十进制的形式(与 IPv4 Address 格式相同)呈现。例如:Area 0.0.0.1;
2)缩写为十进制数:为了简便起见,我们也会采用十进制的 Area 1 形式来表示;Area 256 表示为 Area 0.0.1.0 表示;
OSPF Cost
OSPF Cost – OSPF Routing Protocol Metric Explained – Study CCNA
路由开销 vs 接口开销
接口开销:
1)每个开启 OSPF 的接口,都会维护自身的 Cost 值;
2)接口开销,与接口带宽相关:通过接口带宽,计算得到接口开销;
路由开销:
1)我们经常说“路由开销”,该说法并不准确,实际这个开销是设备接口产生的,而非路由的开销(路由本身没有开销)
2)路由开销是指接口开销的累计值;OSPF 使用接口开销的累计值作为度量值;
接口开销的计算
默认接口开销 = 带宽参考值 / 接口带宽
1)带宽参考值:default=100Mbit/s;
—- 该带宽参考值能够进行修改,值越大越精准;
2)接口带宽:当前接口的带宽,取决与设备;
3)默认接口开销:若小于 1,则为 1 ⇒ 如果带宽参考值过小,按两个不同接口带宽会得到相同开销值(为 1)
接口开销值,除了计算得到,还能够进行手动设置:
1)修改带宽参考值,针对所有接口;为了保证一直性,通常需要修改所有设备;
2)修改路径开销值,针对特定接口,以控制数据选路;(常用)
路由开销的计算
累计开销值、路径开销:
1)笼统的说,一条 OSPF Route 的 Cost 值可理解为,是从目的网段到本路由器沿途所有路由信息入接口(数据报文出接口)的 Cost 值累加。
2)此外 LSA 在多个路由器间传递时,其中的信息并不会被改变(路由器需要原始信息来计算路径)。
路由器关系:邻居、邻接
OSPF在传递链路状态信息之前,需先建立 OSPF 邻居关系。发送 Hello 报文之后,两台设备发现彼此,成为邻居(Neighbor)关系。
当邻居关系建立后,两个路由器会进行一系列报文交互(DD LSR LSU LSAck),以完成 LSDB 同步。
当 LSDB 同步完成,并开始独立计算路由时,这两台路由器形成邻接(Adjacency)关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