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ranching Model(分支模型)
码云中的分支模型
单分支模型 (只创建 master 分支)
生产/开发模型 (支持 master/develop 类型分支)
特性/发布模型 (支持 master/develop/feature 类型分支)
开发/发布分离模型 (支持 master/develop/feature/release 类型分支)
开发/发布/缺陷分离模型 (支持 master/develop/feature/release/bugfix 类型分支)
git-flow [支持自定义]
生产环境分支 master
开发分支 develop
功能分支 feature
发布分支 release
补丁分支 hotfix
开发分支 develop
功能分支 feature
发布分支 release
补丁分支 hotfix
Trunk Based Development
master(1)\release(n)
该模型是CI思想所崇尚的工作方式,它由单个master分支和许多release分支组成,每个release分支在特定版本的提交点上从master分支创建出来,用来进行上线部署和热修复。在该模式中,没有显性的feature分支。
Git Flow
master(1)\develop(1)\feature(n)\release(n)\hotfix(n)
该模型是若干模式的集大成者,包含一个master分支、一个develop分支、许多feature分支、许多release分支、许多hotfix分支,以及许多繁琐的合并规则。
Aone Flow
master(1)\feature(n)\release(n)
三条规则:
规则一:开始工作前,从master创建feature分支
从代表最新已发布版本的master分支上创建一个通常以「feature/」为前缀命名的特性分支,然后在这个分支上提交代码修改。也就是说,每个工作项(可以是一个人完成,或是多个人协作完成)对应一个特性分支,所有的修改都不允许直接提交到master分支。
规则二,通过合并feature分支,形成release分支
从master分支上拉出一条新分支,将所有本次要集成或发布的feature分支依次合并过去,从而得到release分支。release分支通常以「release/」前缀命名。
规则三,发布到线上正式环境后,合并相应的release分支到master分支,在master分支上添加tag,同时删除该release分支关联的feature分支。
为了避免在代码仓库里堆积大量历史上的feature分支,还应该清理掉已经上线部分feature分支。如果要回溯历史版本,只需在master分支上找到相应的版本的tag即可。
不成文的技巧:
上线后需要热修复:正常的处理方法应该是,创建一条新的release分支,对应线上环境(相当于hotfix分支),同时为这个分支创建「临时流水线」,以保障必要的发布前检查和冒烟测试能够自动执行。(其实还有一种简便方法:将线上正式环境对应的release分支上关联的feature分支全部清退掉,在这个release分支上直接进行修改,改完利用现成的流水线自动发布)
该模式兼顾了TrunkBased的“易于持续集成”和GitFlow的“易于管理需求”特点,同时规避掉GitFlow的那些繁文缛节。
参考文献